top of page
空集合
SPACE COLLECTION
賴宥佐




空集合: Gallery
年代:2018-2019
尺寸:140*55*35cm / ( 40*50 cm)*3
媒材:陶瓷、布料、壓克力
instagram:greypointstudio
系列創作核心 作為一個體游離於空間中,這個空間的定義是實體的?或是自身與外在一切的藩籬?在面對外力的嵌制與壓迫時,一方面生長成符合框架的樣貌,另一方面則是嘗試突破困境與限制,雙向拉扯中所形成的是一種混沌曖昧的狀態,採用陶土與布料纖維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媒材形式,形塑一個內外相互牽制的狀態。這個系列主要分為兩件作品,一件是我透過居住空間壓縮做一個概念,延伸出來的城市語言,在資本主義之下所形成時空壓縮之現象,遙想未來都市空間分配的困境和隱憂,居住在如同膠囊旅館般的艙房裡,最終被冰冷的壁面所限制、壓縮,生物如同一個繭型的個體,透過微小的洞口去窺探世界。 另一件為此空間壓縮總體現象的橫面剖析,結構是不穩定且開放的,試圖讓雕塑軟性的部分成為一種語言結構,使意識延伸在空間之中。 創作動機 此系列作品主要以我的生活經驗去做出發,是大學時期對空間轉換的階段性反思,居住在都市人口密集之處,我們所能使用的空間比原先更少,感受到生活的空間被壓縮,一方面是觀察現今膠囊旅館的形態,發現此種旅店形式就是在有限空間內不斷切割與重置,最後人類所能使用的居住所變成一個個大小相同的空間,創作者讓媒材作為想像空間的載體,利用身體勞動揉和兩種媒材,產出一種限制狀態與一種被限制下的模擬樣貌,將起初的創作理念放大至自我與外界的關係,亦是社會與群體間變動中的平衡狀態。 身處在一個空間轉換階段與高密度壓縮的時空狀態,創作者在都市環境做一種自身的談話,思考離開學院體制後所形成的衝擊與社會,身為一個藝術創作者如何將自己置入社會,這是必然面臨的問題,我選擇從觀察都市的空間變化開始,慢慢延伸至群體性議題,進而發展屬於自己的創作脈絡,在營造空間的狀況下,並無將作品放大到與觀者相近的尺度,目的在消泯觀者的存在,置於旁觀視角,形成觀看的單向性、都市冷漠的觀看模式。
空集合: Text
bottom of page
